4月21日,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医疗器械专委会副主任委员,原国家药监局南方医药经济研究所所长卢忠携国家药监局医疗器械技术审评检查长三角分中心主任李耀华、新型生物材料与高端医疗器械广东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马强、广东省怀集县第一中学党委书记欧阳资仁等相关单位人员来访。校长吴韬、副校长汤磊出席会议,党校办、发展规划处、教务处、科技处、产学合作处、协同科研中心、上海市智能医疗器械与主动健康协同创新中心、医疗器械学院、医学影像学院、医学技术学院、药学院等部门和学院相关人员参加活动。会议由汤磊主持。
卢忠首先感谢学校的热情接待,他表示,通过参观对于学校在人才培养、科教研究、产学合作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印象深刻,特别是在医学影像与医疗器械领域的智能创新成果,充分彰显了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创新精神。他强调,双方应深化“产学研管”合作,聚焦发挥在医工结合、医养结合等方面的优势,以监管创新为引领,推动科研成果高效转化,推进监管科学高质量发展,助力区域创新策源,共同促进医疗器械行业的健康发展;聚焦培养复合型人才,密切高校与优质生源高中联系,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实现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深度融合,协同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聚焦加大国际合作力度,以全球医疗器械法规协调委员会(GHWP)、国际医疗器械监管者论坛(IMDRF)等平台为支撑,推动学校与国际医疗器械高端创新平台的深入合作。
吴韬介绍了学校办学情况。他指出,学校即将迎来办学十周年,十年来学校坚持“医工、医养、医保”结合的办学特色,致力培养服务基层医疗卫生健康的“守门人”,生源质量和毕业生就业去向落实率不断攀升,“全健康、国际化、应用型”高水平、高质量医学院建设稳步向前。学校在医疗器械人才培养方面素有“医疗器械工程师黄埔军校”的美誉,此次中国药品监督管理研究会、长三角分中心等单位来访,无疑为双方搭建了更为宽广的交流合作平台。他强调,一是协同创新,加大医疗器械创新人才的培养力度。面对日益迫切的高端医疗器械国产化需求,学校将与各方合作积极打造科技创新与应用转化的汇聚平台,加速科技成果转化,加快培养符合国家战略需求的应用型医疗器械人才,助力国家医疗器械产业升级;二是多方融合,加强在医疗器械法规制定、政策咨询、科学研究等方面的合作。推进政产学研医用等多方融合,提升相关法规制定和政策咨询的科学性和前瞻性,共同推动科学研究与产业需求的有效对接,为行业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三是整合资源,依托国际化平台拓展交流与合作。以举办2025数智医疗产教融合科技成果大会暨第二届医学装备创新大赛等国际会议为契机,深化双方在人才培养、科研合作与成果转化方面的协同创新,助力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在全球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
围绕优质生源选拔、科教合作、成果转化、国际化合作等方面展开了深入探讨,双方一致认为,应建立常态化沟通机制,定期交流经验,共享资源,共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提升科教水平和成果转化效率,助力国家医疗器械产业高质量发展。
会前,卢忠一行参观了医学影像实验教学中心、医疗器械学院(尼普洛)血液透析工程技术实验室和(史赛克)手术与急救设备实验室、上海市智能医疗器械与主动健康协同创新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