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下午,学校在北苑1号楼902会议室召开2025年高水平地方高校(培育)建设推进会。校长吴韬、副校长汤磊出席会议,发展规划处、党校办、党委宣传部、教务处、科技处、人事处、国际交流处、财务处、资产与设备管理处、审计处主要负责人,两大学科总负责人和方向负责人参会。会议由吴韬主持。
会上,发展规划处处长王莉总体汇报了今年高水平地方高校(培育)建设的工作要点,包括2024年“高地大”建设状况动态监测工作、2025年“高地大”建设推进工作以及2025年“高地大”建设经费调整情况。两大学科领域总负责人杨晖院长、郭琪院长和8个方向负责人分别汇报了学科建设主要情况、绩效目标完成情况、经费使用情况等方面。
期间,与会人员就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人才引育、成果统计、绩效评价、经费调整等进行了沟通交流。
汤磊就学校在“高地大”建设中持续强化对高水平学科建设支持力度,重点推进高水平科研平台建设,并提前将预算安排、财务管理等权限下放至两大重点学科领域等重点工作进行说明和部署。他表示,“高地大”建设经费的调整必须严格履行程序,做好报备流程,确保规范合规;“高地大”建设成效的衡量应聚焦标志性成果,并在绩效评价体系中切实体现其核心价值。
吴韬指出,自2021年学校入选高水平地方高校(培育)建设序列以来,聚焦“智能医工”“健康管理”两大重点学科领域,着力构建互为支撑、协调发展的学科群。他强调,建设工作需紧密围绕五个“应用型”维度系统推进,即深化应用型的科教研究、夯实应用型的平台建设、拓展应用型的国际交流、深化应用型的产教融合、强化应用型的高层次人才引育;其次,要以“高地大”改革为重要契机,锚定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创新平台建设、高水平团队引育、重大技术攻关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核心任务,形成具有标志性、高显示度的建设成果;第三,需为“一校一策”高校综合改革做好充分准备,既要高质量完成既定目标,更要立足新形势、新任务,动态优化调整建设路径,确保改革举措精准对接高等教育发展需求。
最后,吴韬着重强调,学校肩负着为教育强国、教育强市提供人才支撑的重要使命,必须将人才培养与学科布局同国家战略、上海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紧密对接,精准锚定办学定位,充分发挥特色学科优势;明确目标方向,聚焦重点任务,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发展;以更高站位拓展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纵深度与辐射面,在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中展现更大作为,奋力书写教育强国、教育强市建设的时代答卷。